猛火油在天朝的历史中,最早出现在北宋,但要是追溯源头的话,猛火油远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就出现过,那个时候被叫做希腊火。
这种火焰最早是用于海战,由于能在水上燃烧,当时的古希腊的海上战力一度碾压世界,甚至可以说,当时的古希腊能够延续千年,希腊火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。
不过在李治的印象中,这种火焰的真正配方早就失传了,经过现代人的分析,李治认为最合理的便是,这种希腊火本身就是一种液体燃料,由于不溶于水等特性,所以能够在海面上燃烧。
在加上有人复刻出来过后,这种说法基本上是行得通的。
但如果说是封靖有这个想法的话,那就有些可怕了,如果说封靖遇到的不是刘斐的话,恐怕现在大梁朝就有了一种新式武器了,鬼知道封靖后续还能不能想到什么。
当即李治便是下定了决心,不管如何,这封靖都绝对要带回北河庄。
不过对于当下的情况来说,最主要的还是要抵御住南诏的羌胡,不然什么都是白搭。
“关于这件事情,我们回头再说,这个事情你知我知,千万不要泄露出去了。”
李治想到这里,便是朝着封靖说道。
封靖也是连忙点头,之前,这种猛火油只是一个想法,能不能成是一回事情,倒是没什么人放在心上。
但此时听李治说能成,封靖也是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宝贵,绝对是战场上的大杀器,当下便是下定了决心。
“这蜀州军器监的规模是什么样子,你大概知道吗?”
李治见着封靖的样子,满意地点了点头,随口便是问起了军器监的情况。
“当然了,先生,别的不说,蜀州的军器监没人比我更熟!”
说到这里,封靖便是自豪地拍了拍胸口。
“蜀州军器监一共有二百六十来位匠人,这都是蜀州各地的老匠人,其中有大概接近两百位都是铁匠,剩下的大多都是木匠和一些皮匠,如果先生需要的话,也可以抽调都城各个铺子的匠人来徭役。”
听到徭役,李治便是摇了摇头。
两百多位匠人,基本上也够用了,徭役这种劳民伤财的动静,还是少来的好。
现在的蜀州都城本就有些风雨飘摇的味道,这个时候若是再进行徭役,估计又要多出不少难民了。
封靖领着李治看了一圈蜀州军器监。
蜀州的军器监分为前后两个大院,后院是铁匠所在的地方,所有的炉子都在后院,而前院主要是进行加工。
前后两院中间空隙的大院子则是用来堆放材料,在后院的楼上则是监督和老工匠们待的地方。
后院二楼除了监督办公的地方以外,基本上都是各个老工匠们平日里待得地方,工匠是分了组的,而每个组的组长自然就是资历比较老的工匠来胜任了。
这些老工匠不用进行制造,更多的而是进行一些绘图之类的。
总的来说,蜀州军器监的规模不算小,比起北河庄的那个小小工坊来说要完善许多,这可让刘大壮瞪大了眼睛。
刘大壮作为一名铁匠,也知道军器监意味着什么,军器监的铁匠可不能叫做匠人,在铁匠这一行里面那可都是匠师级别的,基本上匠人们都是把进入军器监当作是一种荣耀。
李治上位之后,直接就让封靖把所有的老工匠都叫了过来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